週末愉快!
德國這邊有一個算是還不錯的消息,雖然每天仍有新增感染案例,但是增長的曲線已趨緩,經政府評估過後,下星期一開始,小於800平米的店舖可以開始營業,汽車經銷商、自行車店和書店不受限空間大小,完全開放營業。
我好奇的想問,疫情爆發以來,你生活中的哪個部份受到最深的影響?
對我來說,目前我們公司幾乎所有員工只剩下50%工時,也就是實施短時工作(Kurzarbeit)來減少公司成本支出。工時減少,當然薪水也減少。
面對這個情況,我檢視了自己目前生活中較脆弱的環節:
📎工作的產業類別
我所任職的公司從事電器及電子產品進出口貿易。由於二月中國疫情嚴重,廠商全數停擺,我們倉庫幾乎只能滿足客人訂單一半的需求。
三月底商品陸續進口,抵達德國倉庫。然而疫情橫掃歐洲各國,客人購買力大幅下降,義大利與西班牙的訂單幾乎掛零。德國已經是歐洲受到衝擊較小的國家,情況已如此嚴峻。
📎工作的型態
我的工作內容無法允許在家上班。雖然跟客人溝通只需靠信件往來,但是我必須密切注意倉庫出貨狀況,尤其現在因為各國仍有邊境控管,能否出貨隨時有變化。有時候貨送出去了,對方才通知他們倉庫已暫時關閉不允許進貨,這時要去追貨運公司,過程中都要跟倉庫同事非常緊密的連絡,如果人不在辦公室,工作起來會有相當難度。
還好德國到目前都沒有禁止不能出門上班,若真的發生,工作的部份我就動彈不得了。
📎收入結構與緊急資金的規劃
其實我目前非常享受減時工作的作息,一半時間工作,另一半時間可以做那些全職上班時覺得很奢侈的事情。
但是隨著目前疫情發展仍看不到盡頭,我這幾天突然有種危機感...公司說四月五月減時工作,但也沒保證六月就恢復正常。我的收入結構就只有薪資,以前我都沒想過如果收入減少、甚至沒有收入,除了老本,就沒有其他資金可以動用,而我也沒計算過老本可以吃多久。
以上是我莫名其妙焦慮發作的心情,歡迎你分享心得,快點來一起取暖!?😝
病毒尚未退散,我還是有徹底把自己關在家。在家發慌的朋友請參考這篇解悶 :)
👉https://emilyhighfive.com/防疫大作戰/
附上充滿生命力的照片,各種顏色的鬱金香真的好療癒!